眼前是越做越大的顯示屏,手邊是小小一方觸控板,為了橫跨兩端,我們常常愁莫渡江,秋心拆兩半。最近,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個叫做“未來交互界面”的團隊找到了一種導電噴霧,可以讓幾乎任何物體化身觸控板,用廉價的方法解決了面積不夠大的問題。
這種技術叫做 Electrick,在物體表面噴上特質涂料形成導電層,再感應手指觸摸產生的電流變化實現交互,任何形狀和材質都能變成觸控板。成果在今年的人機交互會議上展示。
一般物體的表面并沒有設計導電層,因此首先要添加一層導電噴漆,或是特殊的薄膜使之導電。研究人員們找到的這種涂料,可以減少靜電的累積,也能阻擋其他信號的干擾。
研究人員展示了這種技術的一些玩法:利用這種表面,可以自制游戲手柄,并能 3D 打印成任何樣子;涂在電吉他表面,就能隨手改變音效;還能噴在汽車方向盤上,控制導航或是娛樂系統。
此前的大型觸控板十分昂貴,而形狀不規則、或是柔性的觸控板還僅限于實驗室中,一些方法還需要依賴于攝像機的捕捉。而 Electrik 不僅成本更低,也帶來了更多觸控交互的可能性。也許未來的家居當中,墻上各處都有機關暗布。
在這里還可以看到研究團隊此前的一些成果,比如把皮膚變成觸控屏、用手機靠近識別電子設備并用 App 控制、可以記錄室內各種活動的全感應器等。
參考論文 doi 10.1145 / 3025453.3025842
題圖及文中圖片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 未來交互界面
喜歡這篇文章?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,每天看點不一樣的。